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国企资讯 国企简介 国企招聘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政协提案复文

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624号提案答复的函

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会议第0624号提案

答复的函

张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并购重组新政,持续深化改革,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并购金融”特色的建议》(第0624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委金融办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并购重组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工具。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工作,聚焦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强机制、抓改革、防风险,不断提升我市企业发展质量。截至2024年底,全市境内上市企业达78家。近年来,我市紧扣国家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并购重组政策落地,深化金融改革,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强化政策支持与机制保障。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风险化解工作,2024年新增再融资57.61亿元,同比增长623%。出台《重庆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施方案(2025-2027)》,明确政策导向和具体举措,为并购重组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一是用好上市奖补政策。鼓励企业逐级持续冲击高层次资本市场,对在重庆股转中心或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企业分类分档给予最高150万元奖补,对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最高800万元奖补,对在重庆股转中心挂牌的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首次开展股权融资的、已上市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进行再融资或开展并购交易的,分类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20222024年,市级累计投入近2亿元,支持百余家(次)企业开展多层次融资,其中成功上市企业13家。二是充分发挥股权基金作用。出台《关于激励私募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通知》(渝金〔2021213号),对202111日至20251231日期间,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我市科技创新企业或投资外地科技创新企业引入我市落户的基金管理人,按投资总额的1%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政策实施以来,市级累计投入超1200万元,支持29家(次)基金18.5亿元投向科技创新企业,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推动重点企业并购重组实践。针对隆鑫、力帆等企业,多次赴证监会、交易所协调沟通,推动其并购重组项目落地,并支持三圣股份完成预重整、惠程科技开展资产并购,化解退市风险。联合沪深北交易所举办“重庆创投日”路演活动,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促成多个并购项目意向合作。

)深化市场培育与生态建设。成功举办中西部首次并购大会,发布投融资项目手册,吸引全国头部投资机构参与,提升重庆并购市场影响力。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创新,落地“渝股通”绿色通道服务,助推思普宁、玛格家居等企业挂牌新三板,夯实并购标的储备。建立常态化上市公司走访机制,2024年收集并解决28家上市公司反馈的35项诉求,完成率达92%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委金融办等相关市级部门将共同研究找准助力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环节,用好直接奖补、贴息贴费、股权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联动行业部门、属地区县等形成支持合力,强化政策宣传解读,依法依规助力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等工作助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并购金融”特色

(一)完善政策体系与服务机制。加快出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并购重组支持措施,优化税收、审批等配套政策。深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班”职能,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复杂问题快速解决。

(二)支持重庆渝富控股集团等国有企业提升并购重组力度。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相关企业投融资能力,支持相关企业服务全市经济中心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赛道,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并购重组。

)加速并购项目落地与标杆打造。重点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实施产业链整合,推动35家龙头企业开展跨境并购,形成示范效应。联合沪深北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每季度举办“并购案例分享会”,推广重庆经验。

)培育并购市场生态。设立并购重组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支持科创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升级。深化与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资本市场合作,探索数字DR、跨境资产交易等创新业务落地。

)强化风险防控与专业能力建设。建立并购重组风险预警系统,加强交易合规性审查,防范杠杆过高、估值虚高等风险。举办“并购金融高级研修班”,联合高校、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企业并购实操能力。

此复函已经曾菁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556

联 系 人:包涛

联系电话:6767805817783265868

邮编:401121


附件下载: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624号的办理意见.pd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