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新闻发布会丨以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1—4月重组整合的15家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

日期:2025-05-27

527日,重庆举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打造一流现代企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嘉熠介绍了市属国企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嘉熠答记者问。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据介绍,我市通过实施战略性重组改革,解决了市属国企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晰、主责主业不突出、资源布局分散等矛盾问题,推动了优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更好发挥国企对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市属重点国企由改革前的51户重组至33户,今年14月重组整合的15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4.8%、利润增长31%、增加值增长22.8%。可以说,通过重组整合已经初步展现了企业的活力。

聚焦“三个集中”,优化国企战略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构建定位清晰、功能突出、布局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体系。

目前,33户市属重点国企分为产业发展、功能保障、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和投资运营5大功能类型,分布在制造、建筑、现代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12个领域,也就是说为每一个企业划定了高质量发展的赛道。

统筹推进集团战略性重组,实现内部深度融合。推动集团间战略性重组,由市委统一调度,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实施五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改革。

重组后,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成为中国环境企业营收50强净资产第一名;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注册资本金跃升全国第2,在保业务规模全国第1;重庆文旅集团入围“中国文旅集团品牌传播力100强”。

聚焦主责主业科学优化发展方向,围绕履行战略使命,梳理明确企业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如,明确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坚持产业投资运营核心职能兼顾部分金融控股功能,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基金投资体系,打造全国头部投资机构品牌。渝富集团是从投早投小到培育级投资,甚至到拟上市投资,包括上市投资并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链条。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打造全国首例、西部领先的“四网融合”+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

深入推进机构和人员融合,按照精干高效要求梳理核心职能和权责边界,推动企业管理体制重塑、组织架构重构、业务流程再造,切实发挥集团总部定战略、强监管、控风险、配资源的“大脑”作用。推进业务深度融合。逐户分析下属企业,以优势、核心业务板块为主体合并同质、同类业务,推动分散的产业资源、要素资源集中优化,锻造核心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施专业化整合,打造一批功能性强的专业化子企业。针对分布在不同企业集团的“小、散、弱”子企业,按照“应退尽退、优势集中”原则,分类整合、合并同类项,增强话语权和竞争力,完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检验检测等13项专业化整合,正在积极推进建筑、房地产、酒店、类金融等领域整合。立足于服务全市重大战略,一批有功能特色的子企业相继挂牌。比如组建重庆发展能源公司,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围绕管网建设组建了管网公司,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所属4户专业化子公司以及重庆人力资源发展公司、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司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子企业也相继挂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