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国企资讯

新闻发布会丨重庆联交所集团累计盘活国有存量资产项目9227宗 成交金额568亿元

日期:2025-05-27

527日,在重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打造一流现代企业”新闻发布会上,重庆联交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庞国标介绍该集团服务市属国资国企存量资产高效盘活相关情况。

▲重庆联交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庞国标答记者问。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作为西部地区交易牌照最全、交易规模领先、交易品类最多、延伸服务最丰富的交易平台,近年来,重庆联交所集团紧紧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主要从夯实“四个机制”、建设“四个平台”着手,服务存量资产高效盘活,促进公共资源跨区域公平配置。

首先是建设“四个机制”,服务资产高效盘活。

其一是信息发布机制。按照市国资委部署,上线运营“重庆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平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项目专区”,常态化发布国企、央企、民企、外企重点项目合作信息。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653家,累计发布商机2110个,目前已成交197个,成交金额303亿元。

其二是对接服务机制。成立资产盘活服务专班,领导带头一户一户企业上门对接,做好交易全流程服务保障,去年以来共拜访央企、市属企业及区县企业共1675户。

其三是营销推介机制。运用“产权汇”微信号、“渝产权”路演平台线上营销,通过现场推介会、培训会线下营销,实行“线上+线下”全景式推介。2024年以来,线下项目推介会达18次,平均一个月一次。

其四是案例分享机制。对复杂资产,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业团队会诊,通过“资产诊断+精准匹配+数字赋能”,帮助设计个性化交易方案,提供投行化服务。一旦点上突破,就在全域推广。目前共总结编印推广经典盘活案例16例。

数据显示,自“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重庆联交所集团累计盘活国有存量资产项目9227宗、成交金额568亿元,平均竞价增值率达23%,居全国前列。共吸引6658家市场主体参与竞逐,其中非国有主体占比超96%,成交金额234亿元,充分调动了非公经济活力,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

其次是建好“四个平台”,打造川渝要素交易大市场。与四川共建川渝公共资源、国有产权、农村产权、碳中和四个交易平台,实现交易信息共联共享,累计发布信息近23万条。同时,还打通了川渝两地公共资源领域投资人信息库、实现移动数字证书互认,投资人“一地注册、川渝共享”“一地办理、川渝通行”,有效降低了跨区域交易成本。去年以来,川渝两地公共资源成交金额达2万亿元。

庞国标介绍,下一步将围绕“让资源更有价值、让交易更加简单”这一核心理念,着力打造清正廉洁、价值创造、创新发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交易所,充分发挥交易平台功能作用,努力为新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要素市场积极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