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属重点国企“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年度主要目标提前完成
7月15日下午,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国资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市属重点国企“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年度主要目标提前半年基本完成。截至6月底,市属重点国企亏损企业阶段性减亏309户、扭亏241户,完成资产盘活848.2亿元,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3级(或合理4级)以内。1—6月,全市国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9%。
止损治亏进展良好
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通过找准出血点位,系统谋划“止损治亏”,“一企一策”制定实施风险防范化解及改革方案,集中优势资源合力攻坚,坚决阻断风险蔓延。截至6月底,市属重点国企亏损企业阶段性减亏309户、扭亏241户,进展率86.1%,高于全年目标要求6.1个百分点。庆铃集团、市地产集团、重庆交通开投集团、重庆渝富控股集团、重庆粮食集团等17户企业阶段性进展率达100%;有28户企业进展率高于平均值。
比如,重庆机场集团采取“拓市场、创效益、转路径”等方式开展亏损治理,累计实现收入16.3亿元,减亏1.3亿元、减亏幅度达24.6%。其中,黔江、巫山、仙女山等支线机场基于资源禀赋创新经营,积极开展研学业务并实现商业化运行,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研学师生近1500人次,创收增利,仙女山机场和巫山机场同比减亏226万元和21万元。
瘦身健体成效显著
通过半年改革攻坚,重庆国资系统“瘦身”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市国资委上述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底,51户市属重点国企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3级(或合理4级)以内,完成全年目标的100%;计划压减法人目标任务232户,已完成压减215户、停止运行9户,完成全年目标的97%;部分市属重点国企自加压力压减46户,实际共压减法人户数270户,实际完成率116%。精干高效总部建设也正在抓紧推进。
如,重庆发展投资公司通过“瘦身”改革攻坚,公司管理及决策管控更加一体化、扁平化,业务组织效率、创新能力、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更优、运营效率更高、互补优势更突出。2024年1—6月,重组整合后的驾考公司全年节约人力成本180余万元,经营成本同比下降16.35%,净利润同比增长50.92%。
资产盘活加力提速
1—6月,51户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848.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6%;回收资金28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6.7%,为市属国企新增投资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如,承载着“70后”“80后”回忆的红旗河沟汽车站,曾因“大巴穿楼”的景观一度成为“网红”建筑,但在汽车客运量大幅锐减后,资产处于低效利用状态。重庆物流集团协调江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临时商业建筑按转型为文创项目核发临时规划许可证后,通过重庆联交所公开征集到一家浙企作为投资合作经营方。双方将在保持建筑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成为博物馆型文创主题商业。通过合作,不仅为重庆物流集团节省6000万元项目更新改造投入,在不包括利润分成的情况下,每年预计能实现物业运营费收益600万元,14年累计9216.83万元。
“三企”联动亮点纷呈
今年上半年,市国资委携手相关部门建立与央企、民企、外企“三企”联动发展机制,全面助力“三攻坚一盘活”。对接央地金融机构助力“三攻坚一盘活”,开展央渝同行南岸、渝中、长寿发展对接活动,签约项目87个、金额1371亿元。
央企投资重庆更显“含金量”,上半年我市新增央企子公司62户,注册资本金总计142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就有16户。比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将融资租赁公司注册地从深圳变更到重庆,注册资本1亿美元。央企投入“真金白银”的同时,也引进了重庆急需的技术、人才和资源。比如华电集团、国电投、三峡集团分别在重庆新成立了华电(重庆)燃机发电有限公司、电投融达(重庆)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乌江实业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助力我市能源供应保障。
上半年,重庆还举办了2轮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发布国企项目655个,民企项目240个,总投资额超4800亿元,促成签约项目176个,总投资额279亿元,一批优质合作项目成果落地。举办外资参与国企高质量发展项目推介会,促成签约金额超10亿美元。
提质增效态势向好
市国资委加快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统筹布局、统一监管、党建统领、清廉国企+重塑企业功能定位、提高集中统一监管质效、优化考核分配机制、加强“赛马比拼”等重点改革,加快推动国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1—6月,全市国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9%。其中,市属重点国企利润总额同口径比增长6.1%;上交税费164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
对外经贸合作方面,市属国企境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金额2.8亿美元,超去年全年。庆铃集团、重庆化医集团、重庆机电集团、中国四联集团进出口总额实现逆势增长,增幅均超2位数。
科技创新方面,重庆建立市属国企研发经费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推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保持在12%以上。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188家、高新技术企业137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分别达到92家、26家。
谋深抓实改革攻坚“后半篇文章”
下一步将有哪些工作重点?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打好“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歼灭战,深化落实“三清三减三增”专项行动,9月底前全面扫清“战场”,尽可能多超额完成改革攻坚任务,真正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其次,要谋深抓实改革攻坚“后半篇文章”,对市属国企核心功能、主责主业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系统梳理、重新核定。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谋划推进一批企业发展重大项目。“一企一策”优化完善考核分配机制。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线,开展“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专项行动。抓紧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央企、民企、外企联动发展,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提升集中统一监管质效。